昨天晚上長官下班得早,我也就跟著早點下班(說是早點也已經是6:30了),就去看了一部期待已久的電影:一八九五乙未。

老實說,看到一半還真的有點失望。以電影來說,實在不怎麼樣,感覺好像是部實景的舞台劇。而且很多場景全靠文字圖片帶過,感受不到震撼,一些戰鬥場面對戰雙方加起來也不超過50人,簡直是開玩笑,乾脆學京劇叫4個 龍套拿著旗子出來晃晃算了,想看大場面的朋友可能會大失所望了。有人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八卦山之役的戰爭畫面沒有演出來,真的很可惜!我倒覺得不一定要把戰 爭畫面演出來,但是用地圖加義軍戰鬥身影來呈現,確實是全片最大敗筆。其實受限於預算,應該也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來表現。如果要如此草率,還不如直接以文字 帶過,至少多些想像空間,也可省下電腦合成ㄉ費用。可惜的是,本片嘗試表達「戰爭中沒有真正的贏家」這個主題,表達得並不深刻,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患虐疾 的日本兵的死,可以拍得很有渲染力的,可惜導演並沒有好好把握,片中的幾位日本演員表現得也不好。配樂充滿史詩般的磅礡氣勢,但從頭到尾就只這一段旋律,一用再用,唯一的例外是在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來到台灣後,加了一段史麥塔納:我的祖國-莫爾道河,卻覺得不倫不類,真不知導演要表達什麼,真是可惜掉了。但是也不能太苛責,畢竟這部片只花費6000萬元,導演的功力還算勉強ok,至少沒有把這樣的題材搞得太濫情,幾位主要的台灣演員表現也都還洽如其分,可圈可點(不包括李興文、許安安)。整體來說,這只能算是一部勉強及格的電影。

話雖如此,這部電影還是讓我整個感動到 了,看到最後,眼淚差點不聽使喚奪眶而出。讓我感動到的是先民們為了保鄉衛土,抵抗外來政權,明知「祖國」的援軍永遠不會來,明知是以卵擊石,還是慷慨赴 義的那種悲壯的精神。對照身為台灣民主國總統的唐景崧、曾誓言「與台灣共生死」的義勇軍領袖丘逢甲,卻挾帶公款,倉徨逃回中國,置抗日義軍、臺灣人民以及 自己的承諾於不顧的行為,更令後人感佩。而現今的台灣,誰會是唐景崧、丘逢甲?誰又會是吳湯興、姜紹祖呢?。吳湯興的父親頭也不回的回去唐山,因為他是屬 於唐山的,並不是這片土地的子民;而吳湯興卻是落地生根,選擇了為這片土地而戰死。李喬的原著取名為「情歸大地」,意思指的就是台灣人的情感真正地歸屬於 台灣這塊土地。

我還是會強力推薦大家去看這部電影,畢竟了解這段課本不教的歷史就已經值回票價了。


引用朋友的格子BABY DUCK ' s MURMURING裡的一句話:

也許我們都該為台灣做些什麼  不能拋頭顱灑熱血  那就看看1895吧!!


姜紹祖絕命詩:邊戍孤軍自一枝,九迴腸斷事可知;男兒應為國家計,豈敢偷生降敵夷。

我看了電影才知道:台灣俗語的「阿婆仔浪槓」原來是出自唐景崧化妝為老婦逃回中國的典故。

延伸閱讀:

一八九五之〔阿婆仔浪槓〕

一八九五-乙未:引用~烈士與豎仔 ---追思抗日烈士吳湯興有感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emic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